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 為 什 麼 需 要 練 習 禪 定 呢?

修行,禪定是很重要的科目之一。
 
就像我們的色身需要吃食物一樣,我們的思維好動、以念為食,必須用很多念來餵飽它,
所以我們不習慣「不思想、不講話、沒有動作」的生活狀態,身、心都靜不下來,這已經形成我們身心的慣性活動。
 
我們的思想靜不下來、嘴巴靜不下來、行動也靜不下來。這三者當中,它的最源頭就是我們的思維。
各位不妨回想過去一生當中,我們常常會犯錯,有的錯誤甚至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我們常常沒有原因的就覺得不快樂; 我們很容易不高興; 我們也不需要理由就會去嫉妒別人;
 我們甚至會沒有原因的去侵犯別人、跟別人對立──這些行為背後的動力,都來自於我們的思維。
 
當一個人思想空虛的時候,必須靠嘴巴講很多是非、心裡想很多不好的念頭,我們的思維才會得到滿足。
這是我們長久以來就習慣的樣子,如果哪一天我們的思想沒有貪、瞋、癡的念頭,我們就不習慣。為什麼呢?
因為貪、瞋、癡製造了很多惡念,也製作了善念──我們因為知道有貪,才知道不貪;知道有瞋;才知道要法喜。
可是不管是貪或不貪,不管是法喜或瞋恨,這些都稱為「念」,一個我們叫它善念、一個叫惡念。
一旦我們的思維裡面,沒有貪、瞋、癡給它當食物的時候,我們就不習慣。
 
所以,為什麼修行要練習禪定,就是讓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透過大自然的力量,把我們的生命調和好。
所謂「調和生命」,就是調和我們的思維活動以及身體活動。
我們的思維能夠自我滿足了,就不會常動,就不用再以貪、瞋、癡為食物,善念、惡念為食物了。
而能「靜觀萬物皆自得」,內心澄澈如水、包容天地、充滿法喜跟智慧。
 
當我們能夠訓練到這樣的禪定狀態,內在充實了,我們就能夠過著非常圓滿而快樂的生活,
外在的行為自然不會去侵犯別人,更不會去做那些傷害別人、傷害自己的事情。
 
坐禪雖然不是禪定,但是要達到禪定,還是要透過坐禪,而且不能只靠坐禪,還要加上「悟」跟「行」的功夫。
 
在目前五花八門的社會,面對各種資訊傳播以及人際間的互動,「定力」的訓練是很重要的。
每一個人平時練習自己的定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坐禪的練習來安定我們的思維。
當一個人的思維,不需要再靠任何東西來填補的時候就叫「禪定」。
一個人也唯有透過禪定的練習,才會發現為什麼自己以前老是闖禍〈有些人闖禍自己知道,這個還好;
有些人闖禍自己都不知道,還怪別人,因為他的思維常動,靜不下來,根本無法察覺。〉
 
透過禪定,我們的思維淨化了之後,再遇到同樣的環境、同樣的事情,這時因為我們的思考模式不一樣了,我們所得到的是什麼呢?
是快樂!所展現的是甚麼呢?是一種體諒、一種慈悲、一種智慧。
 
這時,我們不需要包容,就會自得其樂,因為我們的思維模式裡面,沒有悲哀、沒有痛苦、沒有黑暗、
沒有消極......這些都要靠禪定的工夫。禪定,就是淨化思維,常處「靜觀萬物皆自得」的狀態,
這個「靜」指的不是沒有聲音的安靜,而是一種身、心平衡的「寂靜」;「心無妄念」曰寂,「身無妄行」曰靜。
 
一個人真正在禪定上下工夫,才會得到真正的人生,會發現,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已經變得很有智慧,
自己的處事、思維都能夠合乎自然、順乎天性─這麼簡單的事情,它的改變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
這就是禪定的奧妙。
 摘錄自《大道場》洪寬可老師講述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 行 無 關 宗 教 (轉貼分享)

以前常有同修問:「我已經受過洗,現在要修原古之道,好像有一點點對不起耶穌!」
其實原古之道不屬於任何宗教。
就像各位即使受了洗,後來再去修佛或修道,我相信以耶穌的智慧跟度量,應該不會責備我們才對,況且耶穌也說「神愛世人」;
反過來講,假使原來皈依了佛,然後現在去受洗,我想佛也不會懲罰我們,人們不是常講「我佛慈悲」嗎?佛怎麼會去害人呢?
所以其實有很多的想法,都是我們自己的心生出來的。
修行本來無關宗教,是人修著、修著,日子久了,才變成了一種宗教。
請問各位:當年悉達多太子離開皇宮修行的時候,有沒有佛教呢?
沒有!佛教是在他成佛之後才有的,所以如果要有宗教才能夠修的話,當時的他怎麼修呢?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被宗教所束縛,只要認清修行跟信仰的差別。
就算現在修行原古之道,您還是可以很自在的去教堂做禮拜,很自在的念佛、做早晚課……包括原來信仰任何宗教,也都可以繼續信仰它。
我以前還有在引導初修者的時候,常常會建議剛入門的同修:
您可以給自己幾年的時間到處走走,多去接觸,去認識不同的宗教、法門,但是之後,要在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中、在自己所修的法門裡面,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修行的地方,然後把它固定下來,一門深入好好的修,這樣成果才會好。
我們常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修行這種事也是一樣,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雖然法門個個不同,但是殊途同歸。
全世界找不到一個法門或宗教可以適合所有的人,也找不到一個人可以修遍所有的法。
所以我也想藉著這個機會建議各位學員:
可以給自己幾年的時間多接觸、多認識,但是要深入,時間到了就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固定下來,好好的修。
我提供一句話給各位做參考:
成不成就,不在於宗教、不在於法、也不在於師父,而是在於自己的決心。

以下摘錄自出版品
  『 為生命祈福 』 之內容請大家參考 ~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是情緒的主人】
佛陀:你自己是情緒的主人,
而不是跟隨別人的情緒在做反應。
有一天,佛陀行經一個村莊,
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對他說話很不客氣,甚至口出穢言。
佛陀站在那裡仔細地、
 靜靜地聽著, 然後說:
“謝謝你們來找我,
 不過我正趕路,
下一村的人還在等我,
 我必須趕過去。”
“不過,等明天回來之後我會有較充裕的時間,
到時候如果你們還有什麼話想告訴我,再一起過來好嗎?”
那些人簡直不敢相信他們耳朵所聽到的話,和眼前所看到的情景:
這個人是怎麼回事?
其中一個人問佛陀:
“難道你沒有聽見我們說的話嗎?我們把你說得一無是處,
你卻沒有任何反應!”
佛陀說:“假使你要的是我的反應,那你來得太晚了,
你應該十年前就來的,
如果是那時的我,就會有所反應。
但是,這十年以來,
我已經不再被別人的嘴巴所控制,我已經不再是別人嘴巴的奴隸,
因為我是自己的主人。
我是根據自己的意志與認知在做事,而不是跟隨別人的情緒在做反應。
是的!
 如果有人對你生氣,那是“他的”問題;
如果他侮辱你, 那是“他的”問題;如果他粗暴無禮,那仍是“他的”問題。
因為他要怎麼說,怎麼做,
那是“他的”修養。
讓我們再重複一遍佛陀所說的:“我己經不再被別人的嘴巴所控制,
我己經不再是別人嘴巴的奴隸,
因為我是自己的主人。
我是根據自己的意志與認知在做事,
而不是跟隨別人的情緒在做反應。”
你自己是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靜思語】
做該做的事是智慧,
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痴。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好人時,
要感恩他教我們這麼多;
對與自己比較無緣的人,也要感恩,
感恩他表現出來的態度,讓我們知所警惕,
感恩他示現另一種方法來教育我們。
所以面對的對象無論是好是壞,
是親是疏,是讓我們歡喜或生氣,都要存著感恩心。
難得來到人間,能面對人間事,
無不是讓我們學習的人事物。
既然是讓我們學,就是在教我們,
當然都要說感恩。
能如此,心情保持平靜,
就不會憤憤不平去和人計較。
--恭錄自 「法譬如水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證嚴法師講述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醞釀」的智慧
我常常很感慨的就是,越是需要看得開的人,他越看不開。
有些人看不開還不會付出很高的代價,可是有的人看不開,已經到狀況要發生的臨界點,
馬上就會付出很高的代價了,而他卻偏偏看不開。
 
所以我常說……
「修行要修起來囤」,要開悟在狀況來臨之前,日日精進,不要散漫,不要懈怠。
開悟的事,沒有人能夠代替。
 
我把經驗提供給各位,充其量,我只能教各位防身術,
該跌倒的,該翻滾的,我們還是得照樣翻、照樣滾,
我只能引導各位如何摔得漂亮,不要太嚴重,就是這樣子而已。
 
然後爬起來的時候,希望可以快速的爬起來,但該摔的不會少。
雖然那個摔跤,我們會討厭;那種痛苦,我們不歡迎,但是我們不能拒絕,
因為菩提智慧也是從這個地方生出來的。
這就是「醞釀」。
 
所以,人一定要修行,透過修行調和身心。
請各位謹記在心
修行不是用寄託的。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人一定要傳播正能量,學過物理學的人都知道,自然界是有磁場的,
一個人,信念變了,德行就變了﹔
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
氣場變了,磁場就變了,
磁場變了,風水就變了﹔
風水變了,運氣就變了﹔
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
所以,
改變命運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載物。
內心善良、柔和、寬厚,那是多麼昂貴的化妝品都裝扮不出來的。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學會調整心態,是人生中最大的價值。
善心,善語,善行。
 

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思,知足,惜福每一天。
出現在你生命裡的人,都不是偶然。有的來欣賞你,有的來心疼你,
有的來幫助你,有的來利用你,有的來修練你,有的來教育你,
但無論如何都要感激每一個人,因為他們最終成全了你,完善了你,
讓你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珍惜,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分辨,
學會了看淡,有時候總需要等一等,時間會讓你明白一切。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個陽光的心態。  韶華易逝,容顏易老,浮華終歸是過眼雲煙;
然而,擁有陽光的心態,無憂得失,隨緣來去,便不受萬象羈絆。
心無掛礙,則無有恐怖,行住坐臥樣樣從容。
一個優雅的人,養眼又養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
心中滿是陽光,就能將燦爛發散出來,感染周圍環境,光明整個世界。
美好的一天:發揮人最大魅力,讓陽光好心態散發~~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牛津大學任教四十餘年的理察德貢布里教授,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佛教與巴利文」研究。他的研究發現佛教的真諦,常常被誤解、扭曲!
以下,是英國裔的佛學家~80歲的理察德貢布里教授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1】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不是說,我比别人更純潔善良!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需要去除,我需要佛陀的智慧!
【2】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不是說我比别人更具足智慧!而是我被太多的傲慢包裹,我需要用謙卑,來體味更浩瀚的世界。
【3】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並不是因為我比别人好或壞!而是我了解到:眾生的平等無二!
【4】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因為我只能愛自己所愛的人,而佛陀却能愛自己所恨的人,並使他們具足智慧與慈悲,所以我選擇學佛!
【5】當我說我是佛徒時:不是為了從此求財得財!而是為了,了斷自己對一切欲望的執着!
【6】當我说我是佛教徒時:不是為了人生一帆風順!而是為了坦然接受無常,在任何殘酷的境遇下,從容如君王。
【7】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不是說,以愛的發心绑架他人!而是為了用周到的智慧,在隨顺眾生中自利利他!
【8】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並不是因為我要逃避人世,追求虛無!而是深知,日常生活,處處是道場,活在當下,就是在修行!
【9】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我的生命,並非從此不再遭遇挫折!而是有了佛法相伴,挫折一一轉化成,助我成長的因緣!
【10】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我心中充滿無盡的感恩,單單想到今生有緣身而為人,具備修行的能力,又有機會遇善知識,得以聽聞佛法,就深心感動,因緣不可思議!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化「人」心】
有時候,在思考很多事情,總是向外看
看著別人,想著自己要怎麼做
卻忘了,很多時候我們在往前走的過程
要溫柔對待,要好好對話,要問的事情
是回過頭看見自己的慢靈魂
一念心,要問的,是自己的心。
 
想起五月天的歌
「期待著彩虹,所以開了窗,窗外只有灼熱閃光,所謂的彩虹,不過就是光,
只要心還透明就能折射希望」

                ─ 五月天-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愧是大師
余秋雨作品--
炊煙起了,
 我在門口等你。
---人生中出現的一切,
都無法全部擁有,
只能經歷。
深知這一點的人,
就會懂得:
無所謂失去,
而只是經過而已,
亦無所謂失敗,
而只是經驗而已。
用一顆瀏覽的心,
去看待人生,
一切的得與失,
隱與顯,
都是風景與風情。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內基每週一智】怎樣幫助別人快樂   黑幼龍
這二個月來,我一直在跟你談有關快樂的事。這一定不會是我最後一次談快樂。但最近我真的覺得,怎麼一下子好多人都在談快樂了。這真的是個好現象。
但只是談沒有用。快樂是要去做,去採取行動才有用。但該做些什麼呢?
先說一件有意思的事。你有沒有注意到,能幫助別人更快樂的人,自己也會變得很快樂。記得多年前有一次在停車場遇到蔡詩萍先生。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怎麼經常看起來都是那麼開心?當時我倆是擦身而過,沒機會談話。此刻,我好想說,那是因為我常有機會幫助別人更快樂。
先說我們做那些事,會讓我們周圍的人不快樂,而且非常不快樂。卡內基溝通人際關係卅條原則中,第一條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你想幫助你的家人、同事、朋友更快樂?
(lightbulb)第一件事就是這三'不'。
因為批評、責備、抱怨常把我們與他人拖進負面的關係中。我知道要想做到這點有多難。但每次你多留意一下,每當你覺得這星期比上周少了一些批評,你就會發現周圍的人快樂多了,或更樂意合作了。
巴菲特在'雪球'這本自傳裡也說,每當他這星期言行符合卡內基的這些原則時,他的朋友會增多,大家在一起會比較快樂. 反之就會明顯的不開心了。
多聆聽。上班族在工作中最大的盼望之一,就是有人能聽他們說話。聽不一定是同意或採納。但專注的傾聽一定突顯了你的關心、尊重、包容。
你有沒有想過戀愛的滋味為什麼那麼迷人?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她)是那麼喜歡聽我說話,眼睛看著我,有表情,有回應。要是結婚多年的夫妻,或是同事相處時,也能這麼吸引人該多好。只要傾聽就能達到。
(lightbulb)讚美他人。多多肯定他。但一定要是真誠的。
卡內基說,虛偽的讚美是一張偽鈔。用出去後反而後患無窮。人受到讚美後,會擁有歸屬感,會增加重要感。他會覺得身為這家人好開心。他會覺得以這家公司為榮。甚至能進一步發揮潛力,做到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這樣的人一定很開心。但此刻我們真的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次我們讚美一位同事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或已經多少年沒讚美過我們的兒子女兒了?
多年前那位將北歐航空轉虧為盈的卡仲(Yan Carlzon), 有一次從歐洲飛到美國洛杉磯。他很快就拿到行李了。很開心,因為那個年代坐飛機抱怨最多的就是行李太慢,或損壞、遺失。
於是他到機場辦公室後,就要找當天的值班主任來嘉勉一番。想不到那位主任聽說總經理要找他,嚇壞了。進來時表情繃得緊緊的。等卡仲給了他熱衷的讚美後,他大鬆了一口氣說,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卡仲問我們,為何同事聽說老闆要找他,都以為一定是有問題了呢?為什麼沒有猜想可能是有什麼好事了呢? 一定是經驗的累積吧。
(lightbulb)要想有所改變,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多讚美。看到同事表現好的地方立即肯定他,激勵他。這樣,你的團隊不只是成功的團隊,而且是快樂的團隊。記得嗎?優秀的人不見得快樂,快樂的人一定優秀。這樣該多好!
作者為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  黑幼龍
<本文章為今周刊隔週專欄同步發表>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法」的章節中,老師的一些相關叮囑:
有同修說:颱風要來了,我們是不是來加強修法,看看會不會有幫助。
老師說:可以做啊!但是要記住一件事情:「法」的本身並不會讓「場」有什麼改變。
「法」只是一個工具!
 
是透過「法」的修煉,激發了我們「內在的心靈大寶藏」,透過「法」的修練,提升了我們內在「生命的層次」。
當我們內在生命層次提升的時候,我們這個生命體會釋放出「光丹」,跟我們生生世世有緣的生命體,
也會因為我們生命的提昇,他們也同等的提昇,也可以釋放出光丹。
是這些光丹的釋放,可以對地球的場有所幫助,而不是法。
 
法是工具,法的本身是沒有什麼啊!
法是來轉我們的心啊!
所以不要因為颱風又要來了,我們就特別執著於什麼,不必要!
要平常心,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我們沒有辦法救世界,我們也沒有辦法救地球,我們只要日復一日、
精進不懈,讓我們保持清淨、光明的狀態,你就已經在協助地球的場達到平衡了。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道場第10輯
91期
當我們停在寄託的時候,只看到神明;當我們走向解脱的時候,就看到造化。
本月主題 : 天地的無常與造化
 
第一單元   平常心面對無常
 
媒體發達,訊息傳播迅速,如何面對天災人禍,這些災變,在現代生活裡,就變得很重要了。
911,921,東南亞海嘯,藉由這些事件,希望我們從解脱的角度來洞悉它,所謂「洞悉心性,即是轉機。」
世間的一切都是我們修行的材料,在面對災變時,我們來看看自己的心是如何呢?是寄託,還是解脱呢?
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寄託,又如何開啟心靈,如何期待自己能有福慧圓滿的人生呢?
祈福過了,不用再祈福。
我們每日在修行前,做為生命祈福,其中祈福的禱告詞,「天災人禍,無有傷害」,就已經在為生命祈福了。
結果,災難發生了,我們需要額外再祈福一遍嗎?
每當災難發生時我們就想到祈福,它的背後,我們的心態是什麼呢?
我們所做的祈福並不是因為那個災難,而是因為心不安。
其實,我們要有正見,要認識「無常」。世間的真相就是,不論什麼事,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六 祖 壇 經 的 智 慧 】~ 洪 寬 可  著 ~
懺 悔 的 第 一 步
現在各位可能認為你在看經典,你在聽經典,所以你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如果你去請教惠能大師,請教他懺悔,請他跟我們開示有關懺悔的真實義,結果你聽到惠能大師跟你說:
「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你一定會嚇一跳,為什麼?
因為我們一般人的常態思想、一般的常識,認為懺悔就是要懺悔前過,甚至於一定又是哭、
又是磕頭……怎麼會「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呢?
各位!一個人為什麼需要懺悔?
因為有過,因為有罪,所以才須要懺悔。
我們來想想看:「我為什麼會有過呢?」
因為邪見,我們的見解不正確了,所以我們有過。
在講〈坐禪品〉的時候,記得我也講到:
我們今天對事情的反應,它是一種自然流露出來的反應,那就是我們的修為。
修到今天為止,遇到任何的人、事、物,我們的直接反應是什麼?有些人反應出煩惱,有些人反應出痛苦,
有些人反應出智慧,有些人反應出慈悲……看我們的反應是什麼,我們的修為就在哪裡。
那修為還未到地頭的人,遇到同樣的事情,可能多數都反應出煩惱、痛苦,因為他拒絕接受。
所以他在煩惱、痛苦、拒絕的過程中,他會造惡因、會做錯事,將來就會有不好的果。
然後這個果來了,又會造成另一層痛苦,又會造成另一層煩惱。為什麼?
為了不接受前因的果,我們又造了一個現在的因,它又會生出一個未來的果,這叫做黑暗中的循環,在黑暗的心境中輪迴。
然後經過了幾年或幾個月,我們發現需要懺悔了!
因為根據我們的修為與悟性不同,發現自己錯誤的時機、快慢也不同。
但是一旦我們的智慧提昇,就會發現過去的錯誤。我們建立了正見,才會知道過去是邪見。
當我們發現,自己過去在邪見的誘導下,做了很多錯事,就知道要懺悔了。
所以懺悔跟我們的「心」有絕對的關係。
我們有這一些邪見,我們稱為不清淨的念頭,就是因為我們的心不清淨,才會有過。
因此懺悔的第一步,就是自淨其心;
能夠自淨其心,才是懺悔的開始。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原古之道的實用性 】
我所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營造一個集體因緣,讓各位在集體因緣當中行集體功德,將來集體成就。
所以,我內心對修行的要求其實是相當高的,也唯有這樣才能幫得上各位的忙,我自己是沒有辦法直接幫助各位的。
就像釋迦牟尼佛,很多人誤以為釋迦牟尼佛創造了佛法。
其實, 釋迦牟尼佛只做一件事,就是宣說「成佛之道」, 他教我們成就佛性的方法,他是教方法,不是教佛性。
佛性本來就有,不需要教。
原古之道也是一樣,我告訴大家有一個『微妙存在 』,而且提供方法讓各位用這個方法幫助自己 ,得到天地的作功,開啟心靈大寶藏。
原古之道幫助我們的方法,他是在一個前提之下:
沒有權威的人,沒有完美的人,沒有神格、沒有神通、沒有神秘……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修行,我們很容易生出誤會,也很容易忽略了它的殊勝性。
事實上,他也不是『殊勝』兩個字就可以形容的。
我們也可以說『原古之道沒有什麼特色, 就是有效』,
這樣講 聽起來雖然有點傲慢,但是它能夠引導各位思考,好好的珍惜他。
原古之道是修解脫,不是寄託 ,一旦解脫之後, 你就自在了,人間種種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困擾你, 完全沒有煩惱、沒有牽掛。
世間的一切事情 ,他掛不住你的心,這才是真正的福慧圓滿。
 摘錄自~法與緣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 現 殊 勝
 
心淨則國土淨
一個修行人,特別是剛發心修行的人,常常會不知不覺的以為師父有義務引導我們去認識殊勝、看到殊勝。
其實很多師父也都做到了,只是弟子的智慧尚未成熟,所以看不到殊勝,就以為沒有殊勝,
我個人認為這是所有修行人都得面對的問題。
佛經裡有一句話:『心淨則國土淨』,從這句話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
國土淨不淨決定在我們的心,不是決定在國土的本身或其他外在的環境。
不只在修行的時候才這樣,在生活中的一切也是如此。
好比說針對同樣一個人,有人認為他很好,有人認為他不好,其實他們講的都是同一個人,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差別呢?
也是因為心境不同,看法就不同,俗話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不也是同樣的道裡嗎?
我們前兩個月所談過的『發現美好』、『發現福報』、以及現在正在跟各位談的『發現殊勝』,其實都只是想提醒大家:
在生活當中或修行的過程,都要注意到『心』是最主要的關鍵--
一個人在生活中如果能發現福報,當然就快樂;
如果能發現美好,當然就幸福。
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發現殊勝,當然就能如白隱禪師說的:直達本源,直證菩提!

原古心靈月刊121期(2008.3)/P.8-9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成 就 僧 寶 】~ 洪 寬 可  著~
 
生 滅 滅 已 --
寂靜的境界,各位不要往難處想,看看家裡的老阿嬤、老阿公,你就知道了。
他們看見孫子在做破壞的事,發脾氣、摔電話時……老人家都是如如不動的,為什麼?
因為他們到了這個年紀,經歷人生的生生滅滅後,他現在已經生滅滅已了。
但是做爸爸的就不一樣了,他還年輕,還沒有生滅滅已,看到自己的兒子、女兒在那裡摔電話,馬上就過去理論、教訓一番。
這時阿公、阿嬤一定會說:「不要理他,明天就好了!」
這時,爸爸如果還不識相地繼續罵,阿公就會講話了:「你以前還不是跟他一樣!」
所以我要奉勸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在阿公、阿嬤面前教訓兒子,不然你會反被教訓,阿公只要說:「你以前比他還糟!」你就無地自容了。
阿公怎麼會有那種定力呢?生滅滅已--他知道這是年輕人的過程。
但是我們不要等到那個年紀了再來「生滅滅已」,現在就要洞悉。
包括你的孩子功課不好,你也要生滅滅已--不管好與壞,他還是我的子女啊!而且行行出狀元,讀書不是唯一的一行,有的人不太會讀書,可是他有別的專長。
在〈心靈系列〉的書裡,我曾經寫到:
在我當兵的時候,部隊裡有一位同袍很特別,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他的頭很小,連鋼盔戴下去都會轉,而且這個人很奇怪,他的破壞力很強。
記得第一天剛報到時,班長就告訴大家:「這個水龍頭怎麼樣……你們不能夠破壞……」然後解散後,大家就各自去洗澡、洗衣服。
結果才沒多久,這位仁兄就把整個水龍頭弄壞了,別人轉都沒事,他一轉就壞了,就說:「報告班長,這個水龍頭掉下來了!」
班長氣得罵他:「你是牛啊!」
後來,這位仁兄在部隊裡,真的是糗態百出,沒有一個人看得起他。
但是退伍後大家各奔前程,他去從事了一種大家想都想不到的行業--專門幫人家拆房子,而且做得很好。
因為這個行業沒什麼競爭,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又剛好符合他的特質,所以真的是行行出狀元。
在這裡,我也要奉勸現代的行者們,不要動不動就因為子女的課業而擾亂了道人的心,你才能早日達到生滅滅已的境地。
那最究竟的「生滅滅已」是什麼呢?就是把「滅」改為「死」。
人就是一個生,一個死而已。有妄心了就把它滅掉,有妄心了就把它滅掉……不要隨著世間的這一切起伏。
生滅滅已,就寂了;寂之後,才能靜,我們的行為才不會有妄行。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2 Fri 2018 15:13
  • 參禪

 
Image_efe2669.jpg
 
 
 
主題 :參禪

我們上一週講了「坐禪、參禪、行禪」的相互關係,今天剩下的時間,我們要來講「參禪」這個主題。

簡單的說,修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解脫內心的束縛,讓我們能夠洞悉人生的真相 ---- 要達到這個樣子,就要開啟心靈的大寶藏,展現我們的智慧,我們才會發現:
「原來人生還是滿可愛的,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樣的痛苦,那麼樣的難過!」

所以,永遠不要忘記修行的目的,認清修行的最終目的。其他的方法,它都是一個橋樑,都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包括「坐禪」、包括「參禪」、「行禪」。
要記住!以「坐禪」為修行目標是不如法的。我們是經由「坐禪、參襌、行禪」來改變我們的身心,展現我們的智慧,開啟我們心靈的大寶藏。

參禪的作用 : (三個作用)
第一、解開心結
   
我們再回到「參禪」。
    今天講「參禪」,我提供各位一個理念:
 「坐禪」是我們平時精神狀態的延伸。
因此,我們想坐禪卻坐不好,而影響坐禪的因素有幾個。
第一個就是我們思想狀態裡面的「心結」,這個心結又分兩種,一種叫隱性的,一種叫顯性的:
---- 顯性的就是我們自己知道的;
---- 隱性的就是就是我們自己不知道的,像時間久遠了,自己都忘記了。
    (  老師講了一個養子的故事,關於心結……  )

當我們心中不能原諒別人的時候,就表示我們的能力有所不足,這樣的事情就不是「坐禪」能解決的,要靠「參禪」。
  你要去參!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以為天生尊貴
我第一次對外宣說原古之道時…
當時我以「大自然身心如意法門」這樣的名稱,開始宣說原古之道。
 
記得那時候,
我就對著幾位同修講過類似這樣的話:
「你們千萬不要以為你們天生尊貴哦!
我們都是破銅爛鐵。」
 
這個「我們」就是包括我,知道意思嗎?
各位你今天還能夠坐在這裡,你們也是破銅爛鐵。
 
 
什麼叫做破銅爛鐵呢?
就是說,我們的本命中一定有一個會讓你痛苦的東西,
會讓你一輩子都轉不過的關卡,
讓你每次考試都考不過的地方,
 
否則你今天不會坐在這裡,從世俗來說,叫做「歹命」
所以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我們都是「破銅爛鐵」。
 
可是如果你從天地的角度,從菩提的角度,這一些本命中的瑕疵,所謂的歹命,
它就是靈性的資糧,
它是心靈大寶藏哦!
它是用錢買不到的功德。
 
所以從菩提的角度來看,
我們都是「生命訊息」裡面帶著靈性的資糧、天著前世功德出生的。
 
 
在家修第49期p8.-9
 
 

pag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